不記得什么時候開始,以什么樣子或方式知道三米的了,這樣一落筆,似乎依稀回憶起是在2012年,我的第一次裝修開始,那時的我,覺得找設計師花設計費是件好奢侈的事!在媽媽的教導下,那必然是能省則省,我們簡單的理解為,樣子差不多就行,于是開啟了網絡搜圖模式,應該就是那時,遇到了我心儀的三米。一見傾心,無論看再多的作品,也動搖不了我,只可惜那時的我,低估了業余和專業的差距,遺憾錯過……
自己裝修的缺憾是,直接導致后來有很多地方不滿、后悔,盡管我再細心,對物品質感把控再有信心都好,由于經驗不足,對材料不夠了解等原因,也總有很多處細節想不到,導致不夠好用,經不起時間推敲等等。所以從那時起,就已經深深知道自己曾經的錯誤觀念有多嚴重了。
直到五年后,終于有機會再次著手裝修,于是我痛定思痛,下定決心,這次無論如何也要找我的三米老師!當時甚至還想,就算當認識一下老師,錢花的也是值得的。
就這樣,正式與老師結了緣!
而后,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從平面、選材、用料、施工、配色到軟裝,老師和團隊都發揮著的令人驚嘆的能力!讓我的生活在不同緯度提升了品質?。▋赡?,包含了生孩子坐月子,也因為我的過度執著和完美主義,等材料,要求高難度弧形玻璃,廠家做錯N次返工等等等等等)
美物很多,而我本又是十分糾結的人,老師、涂涂、泯穗結合著專業經驗、生活實用、適合等方方面面,處處給著我至關重要的意見。比如地板,如果當初我選擇了漂亮的瓷磚,現在就不可能有孩子們席地而坐,甚至滿地摸爬滾打,大人們依然輕松自在,閑談自若的狀態,你會因為害怕他們著涼而催促、監督、叮囑嘮叨;再比如衣服晾曬的位置,如果沒有老師的獨特見解和安排,就算我知道不能晾在要欣賞美景的主陽臺!撐死了也只會感慨屋子太小,沒地方安排晾曬,只能全靠烘干吧!而現實是,為了美景全部烘干一件不晾是根本不可能的!多虧了老師把這安排在了隱蔽處。
這些日日夜夜息息相關的諸多細節,無一不決定著舒適性和美觀度。只有充分用心貼近生活,又擁有豐富經驗的他們才能勝任!除專業之外,老師更是一路幫我披荊斬棘,各種出面解決問題,動用自己的人脈關系,為我節省資金。無時無刻不設身處地。這種溫度,不是每個設計師和老板都能有的!三米團隊,真正的刷新了我對家裝界的認識!
三十歲的我,伴著一家老小住進了夢想中的house。這美好中有太多人的付出和努力!
感謝涂涂、泯穗不厭其煩在無數個深夜響應,陪我糾結陪我瘋,感謝謝工的認真負責和包容,更要感謝母親和老公,在我的人生中給予的莫大支持!而三米老師的生活智慧也一直在積極的影響著我,與其說是合作了一位優秀的設計師和設計團隊,我更愿說是結識了一群生活的智者,他們積極向上樂觀陽光,用心工作用愛生活,交往過程中學到的人生哲學更是價值無限的!
現在一家人住在房子里,窗外綠意茫茫,夕陽余暉映墻,晚霞作畫用餐,人和物都散發著金色的光,忙碌著的每一天里,誰又能說這不是人生中最寶貴的回憶呢?每一幅畫面都是動人的,每一寸光陰都是美好的!愿流年笑擲,未來可期!
隨著孩子們的嬉鬧,老人悠閑的談笑,總有種幸福和感恩源源不斷的涌上心頭。
掬月半山業主良子
2020.2.22深夜

作為設計師
最幸福的時刻不是比賽拿獎
而是收到客戶的一封感謝信



晾衣區改至入戶區拐角處
大陽臺秒變觀景臺






大畫家的作畫現場













原餐廳陽臺納入室內
讓廚房餐廳融為一體
且多出一個餐邊柜





















原主衛陽臺納入室內
成為主衛入口
洗漱臺得以靠近窗邊
早上洗漱滿眼風景



愛美,愛娃,愛健身的良子

看,馬甲線出來啦!





戶型改造三亮點(見戶型圖):
1、晾衣區改至入戶拐角處,大陽臺秒變觀景臺;
2、原餐廳陽臺納入室內,讓廚房餐廳成為一體,且多出一個餐邊柜;
3、原主衛陽臺納入室內,成為主衛門,洗漱臺得以靠近窗邊,早上洗漱滿眼風景(4為原入口)

作品信息:
設計:三米設計團隊
攝影:蘇建筑攝影王晟蘇
施工:謝工團隊
面積:200平米(拓展后)
總造價:150萬(以入住為準)
項目地址:南山區掬月半山小區
感恩以下合作商家:
衣柜+房門:亞昆
家具:北歐表情
窗簾:一米布藝
瓷磚:費羅娜
櫥柜:法迪奧
地板:宅匠
墻漆:鄧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