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回“鳥人”
北京798藝術產業園,多少藝術家夢想的搖籃,這些裝置,完全是自費創作,不為盈利,只為圓夢。(下圖)
北京798藝術區:上個世紀50年代建成的工廠命名的藝術區。位于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地區,原為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面積60多萬平方米。
2001年開始,來自北京周邊和北京以外的藝術家開始集聚798廠,他們以藝術家獨有的眼光發現了此處對從事藝術工作的獨特優勢。他們充分利用原有廠房的風格(德國包豪斯建筑風格),稍作裝修和修飾,一變而成為富有特色的藝術展示和創作空間?,F今798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媒體和大眾的廣泛關注,并已成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標。(下圖)
藝術家林一林的展覽:“誰的土地?誰的藝術?”
建造什么?移除什么?哪個空間被改變?哪些邊界要維護?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我們一般如何與小區居住空間產生聯系?中國觀念藝術家林一林自由挪用不同表達模式,以調動現有語境、歷史和社會經驗,將所有元素糅合為一種材質,用新的視覺質量呈現一種象征構造。
“誰的土地?誰的藝術?”是一個與具體地點聯系緊密的項目,旨在研究并強調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在不同現實的比較中,林一林用他對日常生活的個人觀察與體驗激發了藝術與土地之間的對話,試圖協調催生一種定義兩者價值的社會話語。(下圖)
出海前,以這樣的方式,虔誠地,向大海深深一拜~(下圖)
老家的房子因修路被拆遷,只好在祖屋旁另建一棟三層小樓。為了這事,年邁的父母在老家忙乎了幾個月。上個月回去時一、二層已建好。以倒立和親愛的父母合個影,逗得兩老笑哈哈。
說到修路拆遷,當初是我鼓勵父母帶頭拆遷的,有關部門當時承諾誰先帶頭拆遷誰的補償最高,結果釘子戶得到的補償比我們家多很多。為此,父母很是氣憤,幾次想把相關部門告上法庭。我勸父母說我們在深圳賺錢相對容易,不要因為這些事傷了身體,國家修路,總有人要吃虧的,吃虧是福。。。此后 ,父母不再提這事了(下圖)
回母校廣西藝術學院參加由我發起的《校友獎學金》頒獎盛會
感恩母校,感恩老師們?。ㄏ聢D)
與高中同學聚會,那時我讀美術專業,她們讀音樂專業。我們常在一起玩。而今,20年不見,依然一見如故。(下圖)